close


清明前夕,浙江推出全新骨灰殯葬方式「生命晶石」,把逝者的骨灰透過特殊處理做成首飾佩戴於身,雖然歐美人士配戴生命晶石,行之有年,但在大陸,創新的殯葬方式與「入土為安」的傳統觀念產生劇烈碰撞,引發網友正反意見筆戰。



googletag.cmd.push(function () { googletag.display('div-gpt-ad-1489561879560-0'); });



杭州首例「生命晶石」製作成果於28日公布,首位體驗的家屬張女士將其母親骨灰製成灰白色的晶石;張女士認為,這是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殯葬的機會,對親人骨灰的保存方式也變得精緻。杭州殯儀館相關人員表示,「逝而為石」,可存放陵園、居家安葬、回歸自然,也可製成飾品隨身攜帶。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

西方國家很常見「生命晶石」新穎的緬懷方式,對中國習俗而言是場革命。網友意見分成兩派,各執一詞,支持者認為,把親人時常帶在身邊,就像親人從未離去,與其每年去看冰冷的墓碑,不如帶著美好繼續愛下去;反對派則表示,入土為安是最恰當的,把骨灰天天擺家裡或帶身上,不覺得毛毛的嗎?也有人認為,作法創新,但不敢輕易嘗試。台灣骨灰項鍊業者受訪表示,這是讓「彼此」再也不分開的選擇,在離去、心碎、化成灰的同時,項鍊放在心口,隨著心跳讓愛繼續存在;選擇這種紀念方式的顧客越來越多,在西方國家把親人或寵物的骨灰製成飾品配戴在身上,其實是很常見的。轉換成隨身而安浙江省殯葬協會祕書長陳景蓮指出,入土為安到可隨身佩戴的生命晶石,是節省土地的生態葬理念,從殯葬方式多樣化推進到安放方式多樣化,展現出對生命嶄新的態度與尊重。陳景蓮說明,中國孝文化必須傳承,但緬懷與追思可以變得更加文藝、科學、環保。生離死別屬人生大事,中國傳統「厚葬示孝」,除了土葬、火葬、樹葬、江葬、海葬,現在又出現生命晶石。隨著時代腳步,將入土為安轉換成隨身而安,也是延續對摯愛思念的新意義。小 靈 通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,這項技術及應用起源於美國,透過高壓高溫(近攝氏1千度)、持續30至60分鐘,將骨灰轉換為純淨骨灰,再加工成晶石。其推廣目的是為了改善殯葬環境,且能製成飾品隨身佩戴,讓親人隨時隨地都能懷念逝者,更是種心理寄託。(林怡宣)(旺報) var _c = new Date().getTime(); document.write('');悠遊信用卡比較現金回饋卡 電影

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匯豐刷卡優惠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現金回饋信用卡 2018

});

}





累積里程信用卡




3886841F6F562130
arrow
arrow

    victorapl7d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